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农户数字金融意识觉醒但地区差异明显
每经记者 张蕊
近日,乡村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展评估研讨会暨《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调研但地《报告》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hina Rural Revitalization Survey,报告CRRS)数据,农户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数字实施进展情况。
CRRS覆盖广东、金融觉醒浙江、意识异明山东、区差安徽、乡村显河南、振兴黑龙江、调研但地贵州、报告四川、农户陕西和宁夏10个省(自治区)、数字50个县(市、区)、156个乡(镇)、308个行政村,获得农户有效问卷3833份、村庄有效问卷308份,搜集15554人的家庭成员信息。
《报告》指出,全国近两成村庄实现“户户通”宽带,九成以上农户家庭拥有至少1部智能手机,村户层面的网络接入条件已经充分具备。但农村居民在手机使用方面存在明显群体差异,网络信息还未能充分共享,信息化手段对农民生产生活的赋能作用有待提升,造成乡村数字化中的多维不平等问题。
《报告》作者认为,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过程,需要对信息接入、获取、利用等不同维度的不平等现象予以关注,强化数字红利的包容普惠性,避免乡村老龄群体、留守群体等成为数字时代中的落伍者。
《报告》指出,随着数字金融的飞速发展,农户的数字金融使用意识逐渐觉醒,但在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
从支付来看,农户最主要的小额支付手段仍是现金,70.52%的样本农户首选的支付方式是现金支付,其次为微信支付,占23.73%;其中,现金支付为首选占比最高的是东北,为80.23%;最低的中部为64.58%;微信支付为首选占比最高的是中部,为30.90%,而最低的东北仅为14.61%。
《报告》作者认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需求的增长意味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数字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但是,目前中国农村仍有部分地区未能实现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全域覆盖,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可达性更差。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地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有利于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的提升,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因此,应改进全国通信基础设施,提高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覆盖面和可达性;进一步降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使用资费,使更多人能够获得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基本移动通话和移动互联服务;鼓励手机生产企业根据县域居民和农户的收入水平、知识水平和数字化使用能力,开发多层次的、农户可负担、能使用、易操作的智能手机。
同时,传统金融机构应建立低运作成本的数字金融服务代办点,通过移动互联或者宽带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百科)
- 午盘:美股延续近期跌势 三大股指均有可能录得三连跌
- 吴亚军披露辞任董事长初衷
- 中国石化:前三季度净利566.6亿元 同比下降5.6%
- 首程控股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8.02亿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 央行等八部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再上新台阶
- 中国前三季度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呈顺差
- 被应急管理局多次罚款,分红4.15亿,派瑞特气要IPO补血
- 券商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三方面助力高质量发展
- 四川银保监局陈育林:积极助力四川在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中勇挑大梁
- 法国邮轮为卡塔尔提供“浮动酒店”,预计为球迷提供6700个房间
- 俄发射“球体”卫星群首颗卫星
- 盯上抠门的年轻人,盒马、人人乐猛开折扣店,“11件商品只花了20元”
- 1780亿元!郁亮打出融资组合拳
- 无片可上,华谊兄弟向宣发“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