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扭亏为盈的海欣食品,拟定增5亿元大扩速冻菜肴产能
炒股就看,前季权威,度扭冻菜专业,亏为扩速及时,盈的元大肴产全面,海欣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食品
10月20日晚间,拟定(002702.SZ)披露三季报,增亿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95亿元,前季同比增长1.15%,度扭冻菜实现净利润5355.38万元,亏为扩速较上年同期亏损3065.78万元扭亏为盈;其中,盈的元大肴产第三季度海欣食品实现营收4.04亿元,海欣同比增长2.68%,食品实现净利润3276.07万元,拟定同比增长593.65%。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海欣食品解释称,这主要系2022年公司调整管理模式,降本增效,推出新品,改善公司产品结构,巩固和强化餐饮、特通和下沉市场开拓成果所致;同时,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全资子公司舟山腾新食品有限公司收到全部征收补偿款,其产生的处置收益预计为2469.72万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
同日,海欣食品还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5.20亿元,用于水产品精深加工及速冻菜肴制品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介绍,水产品精深加工及速冻菜肴制品项目总投资为6.76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50亿元,主要用于新建厂房和引进先进新装备,待项目达产后将新增7.5万吨鱼、肉糜制品、2.5万吨速冻菜肴制品及2000吨大豆拉丝蛋白年产能。
海欣食品在定增预案中表示,此次募投项目引入高度自动化的速冻食品生产线,采用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建设智能化流水线车间和立体智能仓储,将助力公司改善生产布局,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帮助公司突破产能瓶颈,增强柔性化生产能力,从而整合现有生产基地资源,优化生产资源配置。
公开资料显示,“海欣”品牌创立于1903年,公司于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近年来,该公司逐步形成了以速冻鱼糜制品系列产品为核心,兼顾速冻肉制品等其他速冻食品的整体业务体系,主要从事速冻鱼肉制品与速冻肉制品和常温鱼肉制品与肉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定位为中高端市场。
业绩方面,海欣食品近三年总体盈利水平较为波动,2019年至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13.85亿元、16.06亿元和15.50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1.03%、15.92%和-3.45%,分别实现净利润683.99万元、7102.05万元和-3443.45万元,同比变动幅度为-80.40%、938.32%和-148.49%。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海欣食品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其预制菜产品的亮眼表现,这可从2022年半年报中窥见一斑,上半年海欣食品的主要收入支柱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实现收入5.46亿元,同比下滑8.20%,而速冻菜肴制品实现收入6124.42万元,同比大增1216.01%。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海欣食品此次业绩增长有一定的偶然性,“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速冻类产品获得了比较好的增长(机遇),而海欣食品除了受到宏观环境的利好,其自身也优化了管理模式,并对产品矩阵做出了调整,同时也在渠道策略上有所侧重,在这样内外利好的加持之下,可以看到它的变革初见成效。”
“此外,在预制菜逐渐进入政策、投资和消费的红利(期)的节点之下,海欣食品去做预制菜项目,对其未来增长的第二曲线,以及它的多元化有一定的加持;不过,也要看到预制菜虽然有宏观红利,但回到的消费端来看,目前消费者对于预制菜还是比较抗拒的,仍然需要时间去培育市场和培养消费者。” 朱丹蓬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10月21日收盘,海欣食品报收5.56元/股,下跌0.71%,最新市值26.73亿元。
(责任编辑:热点)
- 2022金融街论坛:百度智能云深入田间地头 AI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 沈阳200万外来人口自哪来?6成省内流入,2成来自黑、吉、内蒙古
- 管理费用侵蚀利润,资产负债高于同行!科净源二度冲刺创业板
- 第九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在京举行 尚福林:进一步提升金融数字化水平是大势所趋
- 中国新车质量研究:2022年新车质量表现略有下滑
- 二手车市场现状调查:低买高卖成为过去,行业洗牌加速
- 共青农商行原董事长陶燕琴被开除党籍:以贷谋私,靠贷吃贷
- 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完善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筑牢系统性金融风险防线
- 拨备覆盖率都敢造假?渝农商行被罚背后,地方中小银行经营承压
- “看天气为什么要充会员”?墨迹天气会员服务引热议
- 自有产品收入占比仅30%,收入持续下滑,合诚技术要IPO募资扩产……
- 沈阳市统计局解读七普数据:我市人口实现逆势持续增长
- 汇率涨涨落落,人民币到底还值不值钱?
- 多城力推“带押过户”:二手房交易成本直降,缩短交易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