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葬礼都办了医院说弄错人,还能再荒诞点吗?
2022年12月27日,老人刘先生的葬礼再荒母亲尹婆婆此前住在养老院,因身体不适,都办诞点被送往南宁市北际医院治疗。医院次日,说弄医院通知家属老人因抢救无效去世。错人家属到医院看见逝者戴的老人手环上写着自家老人的身份信息,核对了身份并掀开布帘确认遗体后把逝者带回家安葬。葬礼再荒可没想到三天后,都办诞点办完丧事的医院家属接到院方通知:弄错了死亡对象,老人还活着……
这是说弄一个看起来悲伤又魔幻的事。医院方面现在承认,错人弄错老人与那位逝者的老人信息是医院大意了,但具体从哪个环节开始出错,葬礼再荒为什么会弄错二者的都办诞点信息,还没有给出明确说法。同时医院方面相关人员也把矛头对准家属,认为就算医院通知错了,但是那么多家属为什么没有认出当时那位逝者不是自家亲人,“我觉得不可思议”。
这可能也的确是看完新闻的人心头驱之不去的疑惑,家属怎么就没有及时发现搞错了对象呢?
当然,这不是要替医院说话,推卸医院的责任。医院方面的责任很明显,应该对每一位患者、每一个生命负责。在涉及死亡确认这么严肃的问题上,医院竟然搞错逝者的身份,这样的错令人无法原谅。医院应当好好反省整个医治和死亡确认流程,避免再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而在问责医院之外,设身处地去想一想那位还活着的尹婆婆,当她知道自己被子女误认为已经去世,还办完葬礼之后,内心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种悲伤感受,恐怕是再怎么问责医院都难以缓解的。
这一轮疫情暴发,让老人成为最受关注的高危群体。社会各方面也在持续呼吁要为老人搭建安全屏障,尽可能地帮助老年人群体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更多的“看见”老人,不光是防疫层面的,其实也应该是日常伦理层面的。在疫情袭来的局面下,关注老人的生命安全,这其实是底线要求,在这个底线之外,每个家庭、社会主体,有没有真正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感受,体现着社会文明水位。
在此事背后,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医院为什么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尹婆婆的家属为什么没能认出来,那位逝者的家属又是什么时候发现问题的,目前的信息暂不能完全回答。但此事是个提醒,老人不只是一个抽象的值得同情和重视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真正被亲人和医院等公共机构“看见”。真正发自内心地善待他们,多一点“走心”,才会少一些这样的乌龙悲剧。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敬一山
(责任编辑:休闲)
- 巴克莱预测2023年现金为王,因不断加息恐导致全球陷衰退!
- 一季度净利暴涨,比亚迪将跳出“增收不增利”怪圈?
- 美股大跌的背后:不只是通胀和美联储 还有更深层次的变化
- 降新增、防反弹 上海深化推进清零攻坚 “十大行动”
- 干啥啥不行,卖壳第一名!乾景园林的第三次卖壳,是A股最奔放、最没有下限的割韭菜行动!
- Canalys:三星重回榜首 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112亿台
- 美国取消口罩后感染人数翻倍 旅游业却要求取消入境检测
- 取暖靠抖!英国富人向民众送上荒唐建议
- 大量捕捞野生田螺,4人被刑拘→
- 钱坤投资:回调不改中期底 机会转瞬即逝细节决定成败
- 投资的“安心”来自何处?莫泰山谢治宇董承非精彩交流:宏观需要承受,微观才是有所作为的地方
- 益禾堂奶茶喝出7厘米机器零件:商家态度不好,不愿接受500元赔偿
- 这只狗戴上了Chanel和Gucci
- 汇市观潮:欧元、英镑及日元外汇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