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保壳概念股不划算
又到年末,炒作上市公司保壳正在进行时,保壳投资者不要参与保壳概念股的概念股炒作,其中的划算风险巨大。监管层打击保壳力度越来越大,炒作曾经的保壳财技很多已经不再适用,新股的概念股快速扩容更是让壳股价值一降再降,炒作壳股已不划算。划算
本栏把年底突击保壳的炒作方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保壳直接注入资金。例如政府补贴、概念股大股东赠予,划算这类突增业绩的炒作方式很直接,但是保壳成本也很高,毕竟要有实实在在的概念股资金注入,地方政府和大股东注入的资金总要有个说法,所以这类公司的质地一般还算可以,保住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未来才有可能通过税收、股东价值提升拿回成本。
第二类就是变现型。例如卖房、高价出售资产等,这样的保壳有两种可能,一是公司持有的房产或者资产已经出现价值提升,于是直接卖出变成财务利润,增加业绩,这类公司还有一些价值;第二种可能就是房产或者资产本身并没有升值,而是找合作方,让对方以远高于市价的价格买走,然后增加报表利润,但是这样的合作方往往并不会直接进行现金支付,这种交易往往配合着股价的炒作,合作方需要从二级市场股价买卖差价获得利润来弥补自己的交易亏损,如果拿不到这个炒作利润,上市公司卖出的资产可能不会那么容易拿到钱,不排除以应收款的形式长期存在。
第三类则是财技展示。例如1元甩卖亏损子公司,因为有些子公司要合并报表,巨大的亏损可能直接导致公司业绩亏损,但如果这家子公司不在了,那么就不再需要合并报表,于是上市公司甩掉这一包袱,就能实现业绩扭亏。虽然这一子公司是上市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只要报表上转卖给别的公司,就能实现保壳,这样的扭亏其实毫无意义。
近几年,监管层对于突击式保壳等行为严厉打击,加上1元面值退市的可能性,保壳也就变得难度系数很高,既要保住壳,还不能踩红线,这让壳股的资本运作空间变得十分狭窄。
从二级市场的股价看,投资者如果逢低买入问题还不是很大,但如果是在上涨之后进行追高操作,那么风险就会比较高,毕竟保壳概念股的经营风险、保壳失败风险巨大,一旦在炒作保壳期间出现利空,就会被市场放大,到时候投资者的损失会十分惨重。
所以本栏提醒投资者,对于保壳概念股,投资者要理性看待,只要是股价已经出现上涨的,投资者最好还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如果要强行追涨,其中的风险一定要充分重视。要知道,一旦保壳失败,保壳概念股可能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此时股民就算想割肉出局可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责任编辑:休闲)
- 历史新低!多城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 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做市商最近12个月净资本持续不低于100亿元
- 上海战疫|一位援沪护士的ICU日记
- “摘帽”行情火爆:23股已申请“摘星脱帽” 能否成功还需投资者擦亮眼睛
-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办公室副主任戴钦公:证监会始终坚持“严”的行政处罚主基调
- 华闻集团财务总监因病逝世 公司扣非净利润连亏四年
- 北京市商务局: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充足,供应稳定,交易正常
- 中国啤酒价格一路“向高” 华润啤酒有关负责人:啤酒次高端扩容的窗口期至少还有10年
- 韩媒:消费者向乐天制果讨“小新”贴纸,收到后被吓到“毛骨悚然”
- 美国4月进口价格与3月持平,通胀或出现见顶迹象
- 蔚来汽车零首付背后的秘密:仅部分城市可零元购 租电还是买电?
- 知情人士:元宇宙工委会将于6月初成立,华为 / 中兴 / 腾讯等确认加入
- 台积电创始人证实:台积电将在美国工厂导入3nm工艺
- Wedbush:搁置推特交易利好特斯拉重申“强于大盘”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