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持续升温,低波动理财的重要补充,投资需综合考量
来源:金融界网站
“期限匹配策略防御 持有到期稳健优选”“净值更稳 震荡市求稳精选”……今年以来,混合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推出混合估值理财产品,估值以满足市场对于低波动型产品的理财需求。相关产品作为“新增卖点”,产品持续财的充投也受到市场的升温关注。
那么,低波动理混合估值理财为何成为“新宠”?重补资需综合具有哪些特点?投资者在选择该类理财产品时需要留意哪些问题?
混合估值理财密集上新
经历两轮“破净潮”后,投资者对理财产品越来越“求稳”。考量《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显示,混合2022年,估值理财投资者整体风格更趋保守。理财
为了顺应投资者对于稳健低波动产品的产品持续财的充投投资需求,今年以来,升温工银理财、低波动理农银理财、重补资需综合招银理财、平安理财、浦银理财、兴银理财等理财公司陆续推出混合估值理财产品。
以工银理财1月推出的旗下首只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恒睿睿益固收增强封闭式理财产品为例,产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期限511天,风险评级PR2,业绩比较基准4.15%-4.65%。
农银理财近日发行的“农银匠心·灵珑2023年第7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安居悦享)”也采用混合估值法计量,产品期限1081天,风险等 级 中 低 , 业 绩 比 较 基 准4.5%-5.5%。
混合估值理财产品,即将市价法和摊余成本法混合起来进行估值的理财产品。分析人士指出,该类产品的较大部分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较少资产则采用市价法进行估值,其中摊余成本法是按照票面利率考虑其买入时溢价或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摊销,每日计提收益,波动更加平缓,而市值法则随投资标的净值上下波动。“相比于采用单一市价法估值的理财产品,该类产品的估值波动更平稳,在净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能有效稳定投资者的信心;而相较于单一采用摊余成而言,该类产品能在净值稳定的情况下博取更大的收益。”
交银理财指出,混合估值理财产品力图在降低产品净值波动、提升客户持有体验的同时,通过资本利得增厚收益,实现“攻守兼备”,是投资者追求投资性价比的又一优质选择。
平安理财表示,在资产配置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混合估值法的理财产品,有利于引导投资者更良好的理财习惯,引导封闭式产品的发展,引导长期主义。
选择与需求相匹配的产品
事实上,分析人士指出,混合估值产品并非新生事物,当前更主要的功能在于作为理财产品营销卖点。
“摊余成本法封闭式产品主要配置持有至到期资产,但随着债市逐步企稳修复,做高业绩表现也受到一定约束。在此背景下,部分产品在持有期到期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适当的市值法交易仓位资产博收益增强。”报告指出。
普益标准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选择在此时布局这类产品或有以下两方面的考量,其一是在经历2022年的两次“破净”后,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稳”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多家理财公司都推出了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有效降低了市场波动对理财产品带来的影响。其二是在疫情放开后,市场逐渐平稳,理财产品净值保持稳定,混合估值理财产品能够在维稳的同时为投资者博取更高的收益,从而留住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其实银行理财的‘混合估值’产品在此之前数量与规模已经很大,只不过在此之前估值优势不明显,没有作为卖点大力宣传,此次赎回风波也给此类产品带来新的机遇。”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认为,与混合估值债基相比较,银行理财投资在资产配置和投放渠道上可能更具优势。相比于债基,银行理财可以配置更多的非标资产,其收益和净值稳定优势更为明显。同时银行依托于其客户基数和线下网点,整体在投放渠道上更为立体,对个人投资者的吸引也更强。
总体来看,混合估值理财产品被认为有望满足市场上稳健偏保守的个人投资者需求。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留意哪些问题?
“根据混合估值理财产品的特征,其比较适合那些对净值波动比较敏感但是又希望在行情上涨时不至于踏空的投资者。”普益标准指出,投资者在选择该类理财产品时,应综合考量产品投资风险、流动性和收益水平,购买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理财产品。
在分析人士看来,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是对低波动理财产品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会成为主流。证券报告指出,其一,受摊余成本法影响,其发行数量和规模上均会受到限制;其二,在资管新规下,理财产品的大趋势应该仍是净值化产品;其三,该类产品的未来空间,还依赖于混合估值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是否符合投资者预期。
(责任编辑:探索)
- 三部门有关负责人解读26条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政策
- “小而美”投资热起,详解如何用好中证1000ETF
- 广东省保险业总资产破2万亿,险资加速入粤布局大湾区
- 银保监会:扩大信贷增量,继续抓好“两增”考核
- 两部门:各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等信贷支持力度
- 男子工地开挖机发现“恐龙蛋化石”,卖出60枚获利1万,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降息窗口已关闭?丁爽:但融资利率仍继续下行
- 11年来首次!欧洲央行上调三大关键利率50个基点
- 明年货币危机将爆发在欧洲?野村:这三个国家“危险”
- 学区房再遭致命一击?北京宣布:9月秋季开学后,全市所有区都将开展教师交流轮岗
- 暑期档助力电影业复苏,影视公司“破局”步伐加快
- 上海临港推进“保险+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着力聚焦五个方面
- 债券抛售潮过后 英国养老基金正考虑减持非流动资产
- 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利好,医疗服务站上风口,这些业绩预喜股超跌(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