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异常、曾陷虚假宣传风波,八马茶业成色几何?
近日,现金陷虚八马茶业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流异正式披露招股书。常曾传风茶业成色
这已是假宣八马茶业第三次冲击IPO。2018年从新三板退市后,波马八马茶业曾谋求创业板上市,现金陷虚但经过三轮问询后撤回申请,流异转而冲刺主板。常曾传风茶业成色
值得关注的假宣是,“改道”后的波马八马茶业,将融资金额提高到了10.08亿元,现金陷虚此前冲击创业板时,流异仅计划募资6.83亿元。常曾传风茶业成色
具体看,假宣招股书新增了武夷山生态工业园一期项目,波马流动资金由1.5亿元提升至3亿元,由此推升了IPO估值。
而八马茶业尽力筹谋上市的背后,是中国茶企的普遍愿景。作为茶叶大国,中国茶企仅有天福茗茶在港股上市,与“新茶饮”的火热相比,传统茶企在资本市场屡屡受挫。
在此前,安溪铁观音、华祥苑、七彩云南先后冲击IPO,均以失利告终;截至目前,澜沧古茶已于5月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A股上市的中国茶叶也处于“预披露更新”阶段。
八马茶业能否真正成为“A股茶叶第一股”还未可知。
外采比例超过50%
八马茶业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也是典型的福建家族式企业。
招股书显示,八马茶业主要通过“自主生产,自主分装,定制采购”三种方式获取产品。有别于以自主生产为主的中国茶叶和澜沧古茶,八马茶业所售产品中,定制采购占比超过50%。
与此同时,定制成品茶的采购单价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制造费用、人工成本等,这直接导致了八马茶业的现金流风险。
2019至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以下简称期内),八马茶业三大现金流中的两项数据净额均为负值。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由2021年末的2.98亿元转为2022年一季度末的-1305.91万元。
从历年数据看,2020年,八马茶业也出现过现金流异常的情况。该年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上一年期末的1.45亿元跌至6946.25万元,导致全年现金流净额为-3552.59万元。
对于两次现金流异常,八马茶业给出的共同解释是,日常经营所需的必要库存加大。此外,八马茶业还称,年初对2021年末的应付款项等进行结算,也是导致一季度现金流为负的原因。
可以肯定的是,现金流问题对公司申请主板上市不利。八马茶业亦表示,在相同的经营规模下及信用政策下,其采购金额较澜沧古茶、中国茶叶更大,对应各期末应付账款占总资产比例更高。
此外不能忽略的是,八马茶业加盟店的比例一直被诟病。
截至2022年一季度,八马茶业门店数量超过2700家,其中直营店400家,加盟店超过2300家,其营收主要依靠加盟门店。
期内,八马茶业线下加盟收入均占总营收的40%以上,但线下加盟的毛利率不高,始终在40%左右。而毛利率更高的直营门店,又近半数亏损。
八马茶业回复深交所问询时曾透露,2021年1-6月,在八马茶业拥有的330家直营门店中,134家亏损。招股书显示,其直营门店配套的销售人员构成了一笔不小的薪资费用。
截至2022年的第一季度,八马茶业的销售人员高达千人,但同期的研发人员仅为11人。研发投入占比也不足1%。
诸多原因导致,八马茶业的盈利能力堪忧。
期内,八马茶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2亿元、12.7亿元、17.4亿元、4.57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9188.2万元、1.2亿元、1.6亿元、4514.69万元。
且因外采产品及加盟店的比例过高,八马茶业也一度陷入虚假宣传与产品质量的风波。
黑猫投诉中,有消费者反应八马茶业产品存在发霉、有烟头等异物问题。
在申请创业板上市的招股书中也显示,2018年至2021年,八马茶业涉及诉讼、举报,累计共计113起。其中虚假宣传63起,质量问题23起。尽管招股书也强调,绝大部分未被立案。但大量的诉讼与举报也说明其存在宣传过猛和质量把控不严的情况。
“靠天吃饭”的茶企困境
实际上,八马茶业的问题不只存在于一家企业,大多茶企的财务数据都有些“雾蒙蒙”。
2021年6月,澜沧古茶撤回A股上市申请。外界对其的质疑包括原材料依赖第三方、经销商与公司主体关系混乱等。
更早前,因业绩虚增、商标混淆、关联交易等问题,安溪铁观音也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七彩云南更是陷入了“炒茶”质疑。
业内普遍的感知是,传统茶企偏农业属性,而农业公司一度是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重灾区,通过存货跌价准备和存货减值计提即可反复调节利润。
以普洱茶为主要产品线的澜沧古茶就存在存货余额较高的情况。据澜沧古茶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各期末,公司存货余额均在56%以上。
有普洱茶供货商对36氪表示,茶叶的底料品质决定了价格基础,如果后期储存得当,市场会以每年10%左右的溢价上调。
澜沧古茶回应称,存货余额较高系普洱茶行业属性所至,适当的存货规模有利于抵御自然气候变化的风险。可以肯定的是,较高的存货规模降低了资产周转能力,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了不利影响。
与其他中国一样,茶叶上游市场较分散,再加上茶树有高山和丘陵种植的特点,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效率也偏低。也因此,茶叶市场至今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价格体系混乱。
上述供货商也强调,同一款茶叶,各茶企的评级标准、定价标准不同,价格的不透明导致“以次充好”的现象频发,“茶庄们”也更多为熟人生意。
另在资深营销顾问王磊看来,因茶叶的农产品属性,茶企也存在“靠天吃饭”、“靠运气吃饭”的现象,除收成会被天气影响外,消费者的喜好也难以预判。
“比如今年白茶卖得好,企业大赚从而种植更多,但明年市场的风向很有可能改变,单独押宝一个茶品类就极易亏损。”王磊告诉36氪。
中国没有自己的“立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茶企们不再局限于单一品类。
以八马茶业为例,其在2015年挂牌新三板时,还以“中国铁观音第一股”自称。但在过去几年,铁观音所属的乌龙茶市场热度下降,白茶、红茶的热度上升。
也因此,八马茶业转而向全品类茶市场发展,但在转型过程中,又受到茶叶产地的限制。从招股书看,八马茶业的铁观音茶园主要中在福建地区,其他品类的茶产品仍靠外采。
为了降低饮用、携带难度,越来越多的茶企开始推出小袋装、小罐装、袋泡茶产品。袋泡茶的形式也最大限度的规避了标准化程度低、价格不透明的问题。
另在商业操作上,抱团取暖成为趋势。其中,八马茶业的“富豪姻亲圈”让人关注。
据报道,八马茶业的实际控制人王文斌的二女儿王佳琳,嫁给了实际控制人周永伟之子周士渊,儿子王焜恒则与安踏集团董事会主席丁世忠之女结婚。
此外,八马茶业与其他方的关联交易不少。
招股书显示,八马茶业的供应商“福建广林福茶”为王文彬堂弟王文清控制企业。该公司2018年、2019年的主要供应商“武记茶业”也是八马茶业的关联交易方。
但这样的利益捆绑也难以解决八马茶业的难题,即如何提高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优化商业模型。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中国是茶饮大国,但茶叶的人均消费量并不高。这意味着,教育市场、抓住年轻消费者喜好成为关键。
川财证券研报显示,2018年全球茶叶人均消费量排名第一的是土耳其,人均消费茶叶约3.04千克,其次是利比亚的2.8千克和摩洛哥的2.04千克,中国内地茶叶年人均消费量仅为1.48千克。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1-2021年中国茶叶内销总量
需求的难以提升也造成了国内茶叶长期“产大于销”的局面。伴随新增茶园进入丰采期,每年新增量产势必加大市场的销售压力。
但上游市场的混乱,使渠道端比品牌方更强势,最终形成了中国茶叶市场“有品类而无品牌”的现状。与此同时,喜茶、奈雪的茶等现制茶饮的发展,也一定程度压缩了传统茶企品牌化的空间。
再从天福茗茶的表现看,这家“世界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从2011年上市起就被画上了休止符,其市值十余年未有太大改变。
可以预见的是,想要在中国市场诞生一个能与川宁、立顿媲美的茶企业,八马茶业们还要下更多功夫。
- ·百度第三季度非网络营销营收65亿元 同比增长25%
- ·国海证券:美债利率见顶了吗?
- ·屡次募资后买理财,宁德时代不仅靠卖电池赚钱
- ·茅台冰淇淋为什么能成为流量独宠?
- ·晨讯科技11月23日斥214.64万港元回购651万股
- ·恒大被“逼宫”
- ·上海迪士尼乐园6月30日恢复运营 重新开放期间所有区域将限流运营
- ·国家发改委:5月以来就业形势已出现积极变化
- ·国泰君安(香港):予达利食品收集评级 目标价5港元
- ·明查|俄罗斯限制哈萨克斯坦石油运输,哈封锁境内俄煤炭?
- ·H&M中国首店闭店!开业长达15年,开业当天曾限流排队
- ·用友网络于北京投资成立管理咨询公司
- ·2022年北京市花样滑冰锦标赛取消举办
- ·伍戈:忧通胀?忧增长?
- ·南京一游乐园回应过山车垂直悬挂半空:两小孩太害怕按下紧急停运键
- ·穆迪认定俄罗斯欧债违约 俄方称已提前支付
- ·北京金融局副局长赵维久:营造以北交所为核心的金融生态
- ·深圳金融监管部门:2022年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2000亿元,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2万户
- ·银联助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中信银行APP(云闪付版)“焕芯发布”
- ·伊核谈判将重启,伊朗最新表态:不会与美直接谈判
- ·“红通人员”冯卫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法所得没收案一审开庭
- ·《自然》:罕见“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可能出现
- ·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于6月30日恢复运营,相关访问量环比暴涨655%
- ·沾上“新能源”,13天12板!汽车股继续活跃,军工板块逆势冲高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今天进行首次出舱活动
- ·红塔证券李奇霖:全国碳市场建设的节奏还当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