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数字新业态加速崛起
◎记者 陈芳
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已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文旅新动力、新引擎。产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在8月24日举行的数字速崛“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的新业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市场活力得到有效释放,态加市场主体加快转型升级,文旅市场体系更加繁荣有序,产业截至2021年底,数字速崛全国文化市场经营机构19.1万家,新业从业人员151.14万人。态加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在发布会上介绍,文旅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产业带动作用逐步凸显。十年来,数字速崛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了6.5万家,新业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态加
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4.2万家,A级景区1.4万个,星级饭店8771家。201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44363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44989亿元,占GDP比重分别达4.5%、4.56%。
缪沐阳还表示,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连续多年保持顺差,出入境旅游取得大幅跨越。2021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平台作用不断凸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更多优质文化和旅游企业走出国门。
为适应游客旅游消费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我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由2012年的144家增加到2021年的306家,中高等级景区比例大幅提升。饶权介绍,文化和旅游部创新推出671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300多家省级以上旅游休闲街区,形成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滑雪度假等各种类型的休闲产品。
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产业融合激发消费潜力。5G、大数据、AR/VR、人工智能、超高清等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行业广泛应用。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发展迅速,一批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数字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旅游演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遗产旅游蓬勃兴起。
近年来,旅游业受到疫情影响,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及系列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据介绍,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文化和旅游部动态调整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开放政策,并将跨省团队旅游“熔断”区域进一步精准到县域。
“今年下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出积极复苏态势。文旅企业的韧性、文旅人的拼劲得到了充分彰显。”缪沐阳说。十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渐趋完善。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文化站4.02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
(责任编辑:焦点)
- 预制菜从厨房火到资本市场 数千亿市场为何没有“巨无霸”
- A股缩量周线三连阳 节前观望切忌追高
- 湖北宜化加码布局新材料打造新增长点 子公司拟不超5亿扩产10万吨精致磷酸
- 习酒董事长张德芹新春贺词:将坚持以质量为生命的质量观
- 农业农村部:11月21日全国猪肉平均价为33.53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1.4%
- 日元或再迎巨震!交易员准备迎接金融危机来最疯狂的一天
- 旅游行业加速回暖 人才短缺亟待解决
- 多地明确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目标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威马汽车全员降薪 CEO沈晖呼吁公司上下共渡难关
- 新能源基建火热 多家公司签大单
- 寒流来袭致伊朗供暖需求达历史新高,多地天然气供应承压、尚未出现大规模中断
- 午评:北向资金净买入108.28亿元 沪股通净买入51.28亿元
- 央行条法司副司长:严重资不抵债的机构,要依法实施市场退出
- 港股白酒第一股,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