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闭幕 会议达成一系列重要成果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完成各项议程,湿地于11月13日闭幕。公约大会达成《武汉宣言》《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等多项重要成果。第届缔约
《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明确,议达将确保第五期战略计划与第四期目标的成系成果一致性和连续性,并聚焦湿地保护和修复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方面的列重作用,加快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行动,湿地遏制湿地退化。公约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第届缔约包括能力建设、议达技术和科学合作与交流等。成系成果战略计划的列重制定将充分协同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湿地气候变化目标、公约“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第届缔约政府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等最新进展。
会议期间共通过21项决议,其中中国提议的《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将湿地保护和修复恢复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等三项决议获得通过,有力促进全球湿地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决议提出,中国和其他有意愿的国家将共同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把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合理利用作为工作重点,同时鼓励所有感兴趣的缔约方、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以开放、包容、透明的方式,自愿参与中心的建立和运作,鼓励中心与全球其他红树林保护机制紧密合作、互相支持。《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决议为公约科技委员会制定小微湿地技术指南拟定了框架方向,并再次明确了小微湿地的广布性及重要性,鼓励缔约方根据本国条件,采取有力政策、计划、方案、举措等,促进小微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并鼓励将符合标准的小微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大会期间,中国积极履行主席国职责,全面做好会议主持、立场协调、临时谈判组设立等各项主席工作,积极引领大会议题磋商,促进大会取得丰硕成果,彰显了中国在公约框架下的国际影响力和塑造力。
大会确定津巴布韦将承办《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大会闭幕后,《湿地公约》召开了第61次常委会,中国当选常委会主席,将在未来三年全面引领公约进程。(总台记者 薛婧萌)
(责任编辑:综合)
- 新西兰年度贸易逆差达8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 易事特重组经历“一波三折” 广物集团有望入主
- 古蔺县委书记任晓波主持召开郎酒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加压加力加速支持郎酒做优做强做大,共创共建共享
- 博华科技IPO过会:拟募资8.5亿 高晖控制44%股权
- 北交所副总经理王丽:将打造审核更高效、预期更明确的中小企业上市路径
- 美司法部长任命拜登机密文件事务特别检察官
- 日本新发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日本央行上限
- 银保监会: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努力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
- 汪小菲大S互撕,张兰、麻六记赢麻了
- 财富市场的“破局者”
- 北向资金开启史上第三大单周净流入!开年9天净流入640亿是去年七成多,意味着什么?
- 韩国央行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3.5% 韩元短线小幅波动
- 美团跌幅扩大至8%,公司即将公布第三季度业绩
- 一份招股书,戳破了创新药昂贵内幕,益诺思IPO:年收入不足6亿元体量小,毛利率逐年下降,因实验猴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