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销售京东创新高、天猫尚未公布,供应链和服务提升是关键
持续了20天的销售618大促终于公布了成绩。
6月19日凌晨,京东键京东宣布618购物节期间(5月31日20时至6月18日24时),创新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3793亿元。高天
此前京东也公布了每年的猫尚累计下单金额,呈每年递增趋势。未公务提2021年618购物节期间(6月1日0时至6月18日24时,布供下同),应链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超3438亿元;2020年618购物节期间平台累计下单金额2692亿元;2019年618购物节期间,和服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2015亿元。升关2018年618购物节期间累计下单金额达1592亿元。销售
618对京东的京东键重要性也体现在财报中。京东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创新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许冉表示,高天“618周年大促帮助我们在二季度新增3200万的猫尚新用户,这是京东历史上最大的单季用户增长。”该季度的年度活跃用户数由截至2020年同期的4.174亿增加27.4%至截至2021年同期的5.319亿。同样,京东在618所在的第二季度也增加了营销开支。去年二季度财报显示,京东营销开支由2020年第二季度的68亿元增加56.0%至2021年第二季度的106亿元。
今年京东将重点放在了供应链上。疫情增添的不确定性,让社会对于供应链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供给侧,从生产工厂、物流仓库、配送站点乃至居民小区,过去通畅的供应链随时可能堵塞。消费侧,用户的需求模型也增加了更多变量,突发疫情会导致临时性、区域性的订单暴涨。
在物流方面,京东表示持续布局预售前置,今年618在全国94%区县、84%乡镇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另一方面,京东618期间,为全国超300个城市提供上门揽收服务,个人快递业务单量同比增长140%。在上海,5000余名外地驰援小哥持续守“沪”的情况下,单日散单揽收量和妥投量均超疫情前峰值水平。此外,通过供应链技术升级,今年618京东全链路预测准确率均值超过95%。
在消费端,京东通过全渠道融合带给消费更便捷体验,同时助推实体企业数智化升级。京东超市全渠道业务在京东618期间,超2.7万个合作品牌、超3万家合作门店成交额同比增长5倍。其中,蒙牛、伊利、等品牌全渠道业务成交额同比增长5.6倍,沃尔玛、华润、永辉等商家全渠道业务成交额同比增长6.6倍。
京东通过供应链助力企业摆脱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对此印象深刻。潘多拉大中华区供应链总监彭佳谅对第一财经表示,通过疫情期间与京东的合作,体验了京东多点布局的优势,考虑到品牌目前在京东业务正向上发展,考虑加大与京东物流的合作,减少未来单一仓的风险。玩觅品牌创始人郭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疫情期间京东服饰帮助玩觅在销售上打开了局面,6月1日之前在京东帮助下开设了京东自营旗舰店,接入了京东全国8个仓,高效地提升了配送时效、物流保障,更好地增加了用户的购买体验。
与京东放出成绩单相比,天猫显得有些低调。截至目前,天猫尚未公布成绩单。2020年天猫618购物节(6月1日零时至6月20日24时)的累计下单金额为6982亿元,这是阿里首次公布618购物节的GMV数据。
记者了解到,在淘宝天猫内部,“对消费者和商家的体验提升”是今年的重点任务。淘宝方面称,618期间平台对商家“先涨价后降价“的行为也将进行管控。如果发现活动商品提前涨价,将提示商家整改,如不整改将对商品做清退处理。
今年618期间,天猫预计共有1900万款商品支持一键价保服务,价保时间从付款日持续到7月5日,最长35天。所谓“价保服务”指的是在保价期内,商品降价了消费者可以退差价。
对于疫情后消费的恢复与增长,在5月26日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阿里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认为应该依靠两方面力量:一方面是需要稳定的商品供应链、物流供应链,商家才可以持续经营;另一方面是用户对于未来可支配收入的预期会决定他们的开支。
“随着节日的临近,消费者也购买热情也在增加。”对于618购物节,张勇表示,作为年中大促的一个重要节点,在经历了前一阶段的挑战后,商家对于618购物节报名踊跃,希望能够卖出更多商品,弥补前期的损失。
(责任编辑:时尚)
- 波兰正式决定向德国要求二战赔款 金额为1.32万亿美元
- ST海航申请摘帽增资倒计时
- “资产荒”下开辟新业务,金租公司抢滩汽车租赁
- 曾被市场竞相追捧, 众多牛股潜伏,这一板块该上车了吗?
- 供需向好叠加估值优势 机构布局原料药板块
- 物流机器人极智嘉宣布完成1亿美元E1轮融资 投后估值20亿美元
- 百度“萝卜快跑”无人车被曝发生车祸,后轮被撞掉
- 安盛保险回应鼓励为私生子投保:可能是业务员给特定人士的定制款
- 320亿美元估值归0!28岁斯坦福天才美女一手“引爆”FTX
- 园林股份业绩变脸半年预亏超6000万 股价破发+腰斩两股东清仓计划恐落空
- 美国司法部长称对特朗普海湖庄园的搜查决定符合政策和程序
- Mysteel解读:新玉米有减产预期,优质粮产区受干扰
- 年内22家私募合计自购金额约30.76亿 景林九坤宁泉保银等百亿私募为自购主力军
- 因违规发放顶冒名贷款 黑龙江鸡东农商行一支行被罚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