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确保农田水利项目经得起检验
经济日报
冬春季节,经济经山塘河流水位偏低,日报正是确保起检兴修水利的黄金时期。水利是农田农业的命脉,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水利不仅是项目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经济经重要举措,也是日报保障粮食安全、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确保起检迫切需要。
今年夏季,农田我国长江流域出现持续罕见的水利干旱气象,给秋粮丰产丰收带来不小挑战。项目在实现抗旱夺秋粮丰收的经济经过程中,农田水利设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日报作用。近日召开的确保起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暨秋冬“三农”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扎实抓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为夺取明年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向来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目前,全国已建成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7330处,基本形成了蓄、引、提、排较为完善的农田灌排体系,夯实了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眼下,全国多地正抓紧推进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维护力度,努力为农业稳产增收提供水利支撑。
但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些薄弱环节尚未根本解决。比如,一些灌区工程完好率不高、田间配套不足,有的农田水利设施甚至在设计、建设时,缺乏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充分考虑,造成建造的设施灌溉排涝效果不理想;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管脱节、重建轻管的问题突出。
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见实效,不仅要继续谋划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提高水利防灾减灾能力,还要科学制定规划,抢抓有效时间。同时,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管,确保每一项农田水利项目都经得起检验。
更为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农田水利“谁来修、谁来管”的问题。尽管最近各地正在全力推进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但有些地方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意愿和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农村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另一方面担忧项目建成后没有专人维护和管理,工程失修也是件麻烦事。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农田水利设施各个阶段实施有效治理,实现粮食生产全过程“旱能灌、涝能排”,全面提升农田水利设施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责任编辑:时尚)
- 1780亿元!郁亮打出融资组合拳
- 3M、杜邦、巴斯夫拒绝复工复产要求?最新回应:消息不属实
- 上海一小区团购水果部分霉烂,供货方资质存疑
- 苏州市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有序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051.6亿元
- 上海:超2200亿元减税降费“送活水”“增信心”
- 奥地利总理曝访俄细节:普京用德语表示“战争越早结束越好”
- 视频|杨德龙: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后续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 不能掉以轻心
- 瑞信董事总经理陶冬:美通胀见顶,中国刺激措施加速
- 实控人被刑拘后,董事长又被立案调查!昊志机电大跌15%,曾涉“叶飞爆料门”
- 助企纾困 应变克难丨多举措落地 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
- “安全垫”也顶不住了:近1年200家公司定增破发,平均折价17%,参与的私募一季度整体亏近12%!
- 特斯拉联合创始人的电池回收公司:每年回收约6GWh废弃锂电池
- 新城控股:已累计回购238万股股份,总价近4934万元
- 招行罕见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