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剑指高端
来源:北京商报
8月22日,中国指高由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编写的机器《中国产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数据显示,人产当前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业剑预计2022年,中国指高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13亿美元,机器2017-2022年的人产年均增长率达到14%。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业剑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中国指高尽管国内机器人产业增长迅速,机器但在高端化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人产向上游突破,业剑已成为未来发展重点。中国指高
市场潜力巨大
从国内市场来看,机器服务机器人、人产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三大领域潜力巨大。
分领域来看,工业机器人近五年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其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将达到87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将超过110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市场预计2022年规模将达到65亿美元。到2024年,随着新兴场景的进一步拓展,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100亿美元;2017年以来,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30.7%。预计2022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2亿美元,到2024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34亿美元。
有关专家指出,尽管国内市场广阔,机器人相关产业链较为完整,但在高端化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长期以来,中国机器人企业在上游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器、伺服器、控制系统等领域基础很薄弱,这也导致中国是机器人消费第一大国,却并非机器人生产第一大国,尽管在机器人产业链中低端领域形成了庞大规模,但科技附加值偏低。
梁振鹏称,在此背景下,部分国内企业需依靠收购国外公司促成技术升级、转型,例如美的收购德国库卡。与收购相比,自主研发投资周期长,回报显现慢,不可否认,高科技产业往往伴有高壁垒。
探索破局之道
不过业内专家也表示,此次《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的发布,既展现了国内机器人行业的科技进步,也昭示着未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破局之道。
在工业机器人方面,国内厂商攻克了减速器、伺服器、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逐渐显现。此外,伴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机器人对于复杂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大幅提升,处理实际问题的自主性、稳定性、可靠性大幅提高。机器视觉大幅提高了工业生产中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在测量、引导、检测等场景中显现出其应用价值。
相比工业机器人需要攻克技术难关,服务型机器人依托国内不断完善的5G基础设施,发展会更加顺遂,例如在物流服务中,机器人需要完成识别、拆垛等工序;在医疗领域中,机器人将承担远程医疗任务,这都需要5G提供更加精准、低延时的服务。
特种机器人则主要应用于一些特殊领域,如煤矿、深海、极地作业。煤矿作业方面,国内主导的机器人项目可实现掘进、支护、锚固并行作业的无人化操作,掘支总效率提高约25倍以上。在深海作业方面,国内部分机器人已具备水底行走、悬浮机动、精准导航定位等技术,抗水流能力强,可在1500米深的海洋中进行人工无法完成的海底光缆、电缆、管道等铺设作业。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尽管国内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但预计对于C端的影响不会太明显,因为目前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思路还是在工业流程中代替人力,一方面是节约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稳定的控制。
梁振鹏则认为,尽管机器人走入居民生活尚无明显迹象,但诸如液晶面板等产品已大范围实现机器人生产,随着机器人进一步普及,消费者或将感受到部分终端产品价格的下降。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王柱力
(责任编辑:综合)
- 科创债规模已超600亿元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力
- 国资委:国资央企要主动扩大有效投资 加大在网络型、产业升级、城市、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布局力度
- 左手“迪王”,右手“宁王”!200亿负极材料新星再投建10万吨级项目,行业战局生变?
- 小米12T Pro和Redmi Pad渲染图曝光,分别搭载200MP和8MP主摄
- 安阳火灾38人死亡,逃生女工讲述:剪断铁丝跳墙逃生
- 美联储博斯蒂克:现在离通胀目标还很远 实现软着陆非常困难
- 每经热评:巴菲特首次减持比亚迪 下一步会是怎样?
- 江淮汽车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孔德星:江淮在出口阶段不是以价格竞争,而是从品牌、品质和技术走向高端市场
- 中华企业:拟挂牌转让上海春日置业50%股权及相关债权
- 广西国资国企减免租金近2.77亿元 纾困解难8899户中小企业
- 券商8月调研逾600家上市公司 医药板块有望成资金“避风港”
- “考博热”与“重读本科”:考学有岸,读书无涯
- 三部门部署加力振作工业经济
- 沪指跌0.54% 日线三连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