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能源危机是否外溢?杜祥琬院士:我国能源基本面不受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认为,危机要重新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否外不能简单用“富煤、溢杜院士源基影响缺油、祥琬少气”六个字来概括,本面不受这会影响到我国的欧洲能源战略。除了煤、危机油、否外气等化石能源,溢杜院士源基影响我国还有丰富的祥琬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本面不受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祥琬在近日举行的欧洲“2022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作出以上表述。
“目前,危机我国已经开发的否外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所以国家提出能源低碳转型,资源基础是丰厚的、坚实的,技术上也是可行的。我们要对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他说。
杜祥琬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基于现代气候变化科学和能源低碳转型两个基础,它的科学基础都是坚实的。碳达峰、碳中和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是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转型过程,它呼唤深度的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
“这件事情的政策性很强,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而又稳妥地进行,要防止两种倾向: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同时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的落后和无效投资。”杜祥琬称。
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杜祥琬表示,当前欧洲能源危机的根源在于他们没能“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我国能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尽管进口油气价格有所抬升,但能源基本面并不受欧洲能源危机的影响。
此前有报道称,欧盟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到2050年需对核能投资总计约5000亿欧元。核电会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出路么?对此,杜祥琬表示,核电有清洁、低碳、能量密度高等优点,但由于日本福岛等核事故,导致各国对核电的政策并不一致。当前全球一次能源领域,核能贡献大约占比在10%以上,而目前我国核电发电量在当前中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只有5%左右,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都明确指出,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对此,杜祥琬表示:“积极俩字不是简单加上去的,过去没有这个提法。现在我国核电的安全性做得相当好,目前(核电)比例还是小了,我认为到2030年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完全是可能的。”
当前,一些地方正大规模上马储能项目。谈及储能发展,杜祥琬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一些地方如果有条件建设抽水蓄能等成熟技术的储能,可以快速应用,而电化学储能等技术路线还需要一定的技术进步,并且也需要进一步降低价格。
(责任编辑:时尚)
- 重磅!“金融16条”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美国媒体持续造谣新疆的原因,找到了
- 电动车充电桩扫码充电\
- 茅台、五粮液背后的神秘男人,身家260亿
- 男子举报诈骗网站遇“假警察”,被骗5万余元
- 外交部:美方应把拜登总统关于不支持“台独”的表态落到实处
- 韩国通报首例原因不明的儿童急性肝炎疑似病例
- 诺瓦瓦克斯盘前跌超20% Q1营收和利润均不及预期
- 利率上涨盖过租金飙升 曾飙升的英国仓库价值涨不动了
- 北京顺义区及时调整封控管控区域范围,15号线多站临时封闭
- 无惧俄罗斯煤炭缺口 德国据称将放弃建立国家战略煤炭储备
- 北京农商银行数据中心相关聚集性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28例
- 财经TOP10|理想汽车销量断崖式下滑,海底捞、呷哺呷哺关店求生,爱尔眼科被罚70万
- 苏州首批集中供地:15宗地块成交额233亿元,第二批5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