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消协:六成受访者遭遇过大数据“杀熟”
转自:青瞳视角
近年来,杀熟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备受关注。北京今年上半年,市消受访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委托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开展了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活动。协成9月9日,遇过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报告。大数报告显示,杀熟问卷调查显示七成多受访者认为仍然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北京六成多受访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经历;体验调查中未发现明显大数据“杀熟”问题,市消受访部分平台存在新、协成老用户同时购买同一商品不同价现象。遇过
据介绍,大数本次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体验调查两部分。杀熟问卷调查自2022年4月20日启动,北京截止至2022年5月10日结束,市消受访通过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网、消费者网以及“北京消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共计回收有效问卷4163份。体验调查覆盖淘宝、京东、拼多多等18个消费者常用的网络平台进行了消费体验。
七成多受访者认为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
在问卷调查中,七成多(76.77%)受访者认为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较去年(99.74%)下降了两成多(22.97%);有六成多(64.33%)受访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经历,较去年(86.91%)下降了两成多(22.58%),这组数据说明,虽然大数据“杀熟”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
受访者表示在网络购物时遭遇大数据“杀熟”现象最多,其次是在线旅游和外卖消费。超六成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主要体现为不同用户享有不同的打折或优惠;此外,针对同时在一个平台消费,有人有消费券而有人却没有的现象,八成多受访者认为发放打折或优惠券的结果不公平,七成多受访者认为发放打折或优惠券规则不透明。
体验调查未发现明显问题 新、老用户同时购买同一商品时存在不同价现象
在体验调查部分,体验调查没有发现明显大数据“杀熟”问题,部分平台存在新、老用户同时购买同一商品不同价现象。体验调查在18个平台完成的63个消费体验样本中,有36个样本新、老用户价格一致,有27个样本新、老用户价格不一致。价格不一致主要体现为新、老用户享受打折优惠额度不同,或者享受打折优惠种类不同,导致最终实际成交价格不同。有的价格不一致样本,存在打折优惠促销规则不透明现象,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同时,体验调查发现部分平台关闭个性化推荐后,新、老用户账号推荐内容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体验调查的18个平台中,关闭个性化推荐选项之后,只有3个平台推荐的内容完全一致,有7个平台推荐的内容仍然存在差异,也有7个平台推荐的内容仍然存在个别差异或排序不同。此外,还有个别平台未设置个性化推荐板块。
建议创新监管方式 建立大数据线上监管平台
针对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出建议:鉴于目前有关法律法规尚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大数据“杀熟”行为又很难发现和调查取证,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探索建立大数据线上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抓取审核等方法,实时监控有关电商平台的价格等相关数据信息,及时对可能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做出预判。有关部门联合建立算法分级分类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大数据服务提供者对其提供的算法及应用等信息进行备案登记,并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工作。
同时建议消费者应尽量减少互联网个人信息留痕,注意关闭个性化推荐、选择或删除个人用户标签等功能的应用,降低在平台使用搜索收藏等功能的频率,在网上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尽量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商家进行价格比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彭小菲
(责任编辑:焦点)
- 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数”览: 挂牌展示企业合计4584家 累计融资266.51亿元
- 首批3只保租房REITs上市 新资产类型项目有序推进
- 因销售过程未按规定实施录音录像等 邮储银行上海三家营业所遭处罚
- 超强台风轩岚诺大概率不登陆我国,9月5日或越过上海同纬度
- 星星科技虚增营业收入近50亿,多名责任人拟被终身市场禁入,投资者挽损征集中
- 里士满联储行长Barkin:美联储将“尽其所能”遏制通胀
- 湖北发布“稳增长18条”:支持企业开首店办首秀,再发5000万专项消费券
- “角力”公费接种HPV疫苗
-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赵维久:打造一批体现首都科技创新特色的标杆上市公司
- 能源危机“火烧眉毛”,欧洲各国日子不好过……
- 欧、美ESG监管路径差异化 全球资管格局面临强力重塑
- 惊动交易所!百亿私募珠海阿巴马资产狂买A股公司三雄极光,“越线”也不停手!3个多月买成第六大股东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张燕生:跨境电商有望成为外贸增长强大引擎
- 美联储9月缩表规模将翻倍 市场波动可能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