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的员工?”尽快驱散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迷雾”
原标题:“我是工尽谁的员工?”尽快驱散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迷雾” | 新京报专栏
当前,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快驱不应仅以身份为标准。散灵身份
▲近年来,活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迷雾权益保障,受到广泛关注。工尽图/IC photo文 | 孟泉
据上游新闻报道,快驱为某知名快递公司开车的散灵身份驾驶员老罗,因出现意外伤害而导致无法工作,活业并因运输事故被扣罚金。迷雾老罗感到该快递公司的工尽处理方式非常不公平,希望寻求工伤赔偿,快驱却被后者告知,散灵身份老罗与其并不存在劳动关系,活业老罗也非其正式员工。迷雾
此时,老罗回忆起,当初和该快递公司车队在招聘阶段签订了一系列“无甲方”的空白协议,而后在他报销医保时发现这些合同的甲方都不是这家快递公司。最终,老罗主张自己权益受损,将包括该快递公司在内的三家“用工主体”告上法庭,要求工伤赔付。
平台用分包、转包等方式规避雇主责任
老罗的遭遇并非个案,而是存在于新就业形态中的一种极为常见的情况。从案件本身来看,该快递公司以“忽悠”劳动者签订协议的方式,隐瞒了真正的用工主体,由此回避了劳动者追问其归属企业和身份的问题。
根据老罗签订的两份合同显示,除快递公司是实际用工方之外,一个主体(科瑞公司)与该快递公司之间建立了承揽业务的关系;而另一个主体(盈禾嘉公司)则是给老罗代发工资的公司。
因此,老罗作为一个劳动者,接受快递公司的管理,却为科瑞提供服务,又是从盈禾嘉领取工资。三方关系复杂,再加之合同条款中注明了甲方对于出现意外伤害不负责任等条款,最终导致法律责任被“甩锅”。
由此可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对灵活用工的实际状况,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
当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已经成为我国劳动领域最热门且重要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成为多位代表委员建议的核心内容。然而,在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背景下,仍存在很多制度落地难题。
实际上,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多次提出了诸如“个体工商户”这类用工方式存在的风险,业务承揽、缴税地、保险落户地也各有不同。然而,平台企业及其业务合作主体,在过去一个阶段广泛使用这类方式,导致劳动者在出现权益受损时救济无门。
究其原因,这一方面,是由于平台企业用分包、转包等方式规避了雇主责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当前法院认定劳动者与各方的法律关系时存在较大困难,只能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很难形成统一的裁判规则。
▲2021年7月,八部门联合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图/人社部网站截图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不以身份为标准
在这起案件中,没有用工主体负责,甚至涉事快递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的协议中,明文规定了劳动者自己负责的条款,都将这种故意模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份的行为做到了极致。那么,如何拨开劳动者的“身份迷雾”,让劳动者在权益出现问题的时候,得到救济和保护?
首先,应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及其他不同类型主体之间的关系归属。特别是,对于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情形的状况,应加快确定具体类型的进度,以便有效地明确劳动者身份和用工主体的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
同时,有关方面需要尽快出台职业伤害险的法律法规,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制定职业伤害认定标准和赔偿标准,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职业伤害方面的救济,能够在平台的数据源头上就得以落实——对于平台劳动者每完成一单扣几分钱作为职业伤害保险,这个操作从平台内部算法运行中即可实现。
其次,应尽快探索针对职业伤害的裁判标准,为各地仲裁院和法院提供相对较为统一的标准或可以参考的判例,以促进这类案件能尽量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而政府和各级工会,也应该增强线上宣传普法工作,推动建立更多的法律援助热线等便利形式的服务,以便使劳动者有更多渠道了解自身权益,增强规则意识,以免落入层层转包、分包、外包的“陷阱”。
最后,地方政府应积极宣传已经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做出改观的平台企业,倡导平台企业自身加强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间的沟通,在提升安全意识的培训,增加平台关爱福利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不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身份为标准,而实行在平台工作就享受平台福利计划的举措。
如此,方能更好地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避免劳动者因身份不清求助无门。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孟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副教授、劳动关系系主任)
- ·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 ·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意见
- ·奔驰携手谷歌升级汽车功能 将拥有超级计算机般性能
- ·苹果连续 16 年评为《财富》最受赞誉公司
- ·时隔150多年!长江口二号古船“重见天日”
- ·特斯拉全球工程总部于美国加州正式揭幕 马斯克:电动车是大势所趋
- ·盛京银行信用卡投诉量超700件成投诉“重灾区”,交易额由年增逾300%变为负增长
- ·河南商丘公交致歉称“确保公交不停运”,官方也回应了
- ·开学季消费小高峰拉长,商家“学生特惠”订单量增长25%
- ·主力资金 | 板块轮动加快,主力砸盘这个行业超70亿,大举出逃9只概念股
- ·中钢协:2月中旬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增加150.05万吨、增长8.32%
- ·土耳其将于3月启动震后重建
- ·“夸父一号”硬X射线成像仪首图发布
- ·加息不停步,美国经济如何着陆
- ·美联储会议纪要:加息不停步,美国经济“不着陆”观点升温
- ·香港交易所2022年全年净利润100.8亿港元,预估98.5亿港元
- ·山西对9起煤矿涉险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78名责任人被问责
- ·【23日资金路线图】电力设备板块资金净流入居首 沪股通净流入约5亿元
- ·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上线
- ·2020年大爆发的三年期权益基金陆续届满,首份“答卷”渐次出炉,有基金赚超60%
- ·德国总理朔尔茨:“去全球化”是一条危险的死胡同
- ·通胀推高联储激进加息风险 贝莱德增持美国短债与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股票
- ·经济学家:上调美联储最爱通胀指标预测,预计利率峰值将达5.25%
- ·投资投资指数基金,怎样选择时机?
- ·重磅!降准要来!国常会部署六项新任务,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政策工具,巩固经济回稳向上!
- ·有色金属:美联储强调抗击通胀决心,铜主力关注70000关口
- ·ST三盛拟5亿购天雄新材51%股权 标的6条产线资产已抵押
- ·林园:A股仍处于牛市初期,这些行业未来市值会恢复性上涨,港股现在只适合买打折资产
- ·巴奴就“18元一份土豆就5片”致歉:实际上是小份的量 西安门店售价为9元
- ·香港电讯-SS拟于6月20日派发末期息每股0.4315港元
- ·光大期货【尿素】:短期盘面仍存向上突破概率
- ·中汇集团涨超7% 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9.9%至约4.72亿元
- ·世纪金花拟1700万港元出售基金参与股份
- ·名创优品升超5% 富瑞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升至44.70港元
- ·外交部:“中国制造”“中国建造” 广受各国民众欢迎
- ·中汇集团涨超7% 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9.9%至约4.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