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产品迎窗口指导 权益投资须在3成以下
原标题:“固收+”产品迎窗口指导,固收+权益投资须在3成以下
“固收+”新产品的产品成下权益投资比例将被进一步规范。
近日,迎窗益投部分基金公司收到监管窗口指导。导权据华东某家基金公司介绍,资须在申报“固收+”新产品时,固收+权益投资比例须在10%至30%之间;同时,产品成下在老产品宣传时,迎窗益投对于基金合同定义的导权投资组合中权益资产占比上限超过30%的产品,不能在宣传时将其称作“固收+”基金,资须也不能按照“固收+”基金的固收+特征对其进行推广。
某基金公司人士认为,产品成下目前“固收+”产品权益资产比例各不相同,迎窗益投有些产品的导权权益投资相当激进,不符合投资者对“固收+”稳健性的资须期待。指导有利于明确“固收+”产品的权益投资比例,更贴近“低波动、稳健型”的产品特征。
2022年开年以来,受多重因素扰动,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都曾遭遇大幅回调,同时配置股债的各类“固收+”基金腹背受敌,部分产品今年以来回撤幅度超20%,二季度末 “固收+”基金规模为2.47万亿元,其中存量产品环比净赎回约1561亿元,这是“固收+”基金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净赎回。
“固收+”一般是指通过固定收益资产追求基础收益,同时精选权益资产增厚收益的基金产品。在利率下行,资管新规打破刚兑背景下,“固收+”承接了居民大量中低风险理财需求,规模不断扩容。过去三年来,“固收+”市场规模从2019年底的7835亿元激增至2021年底的26719亿元。
通常认为,“固收+” 产品在主投固定收益资产的同时,再配置部分权益资产,力争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长期稳健回报。“固收+”基金相对于货币基金、纯债基金而言,收益弹性更大;相对于权益类基金而言,风险控制更为出色。
严格来说,“固收+”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基金分类,而是一个营销概念。“+”的部分多种多样,包括股票、股指期货、打新、定增、可转债等。具体到基金产品,从开始的偏债混合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混合债券,逐渐扩展到偏债混合FOF、可转债基金、股票多空等基金。
但是在“+什么”和“+多少”的策略上,市场上则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和选择标准。业内人士表示,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等在宣传上都统称“固收+”,但资产类别上却差异较大,二级债基80%以上是债券,偏债混合一般债券比例最低可能在50%-60%,其中还包括了股性较强的转债,剩余的仓位还可以买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窗口指导并无明确可转债是否为权益资产。今年 2-3月,可转债出现3轮明显的杀估值,导致重仓可转债的基金给组合净值带来负贡献。
(责任编辑:百科)
- 最贵超400万,汪小菲要从台湾扛回来的海丝腾床垫火了
- 茅台冰淇淋,一次“蓄谋已久”的跨界
- 南京银行股价跌幅收窄,此前火线披露上半年业绩
- 10号色手机到底有多好看 华为nova 10系列告诉你
- 世界杯开幕,“中国造”上球场
- 罗永浩持锤子科技1462万股权被解冻
- 遭遇烂尾楼风波后,“高学历人才”们写下了7万字剧本
- 去新加坡,收割一个时代?
- 日均新增2.22万例,为何疫情居高不下?低风险区怎样防控?医院发生疫情是否封控?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巨大
- 欧央行再度放鹰!9月后可能会有更多加息,欧债收益率飙升
- ETF互联互通首日成交超230亿,哪些标的易受青睐
- 光大银行内控问题频发连收罚单 高层“大换血”能否破解难题
- 维权投资者收购华特迪士尼逾8亿美元股份 反对Iger重掌大权
- 理想蔚来叫板奔驰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