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新闻让你抑郁了吗?如何走出“刷屏抑郁”
原创 心悦心声 涤心谷
这个世界在过去的刷屏抑郁一个月格外不平静,俄乌战乱、最近疫情反复、闻让东航失事……灾祸一桩接一桩,抑郁每天打开手机都不免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何走感慨世事无常。刷屏抑郁而现在大数据精准推送,最近看的闻让越多就越给你推送,有的抑郁人手机玩着玩着就抑郁了……
研究显示,负面新闻接受过度会诱发心理问题。何走疫情爆发后,刷屏抑郁甚至出现专门的最近英文词Doomscrolling形容持续不断浏览负面新闻的状态,在全球还出现了人们因看疫情新闻过多而抑郁的闻让现象。
专家指出:“人们有许多焦虑,抑郁想通过不断刷新闻找到心中的何走答案,并自认为能让自己舒服一点,但实际上总是感觉更糟糕。”
1
为什么我们喜欢“自虐”?
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传播超速。我们在一天之内能经历从听闻噩耗,看到画面,关注事件进展,再到相关人士分析原因,了解经历者的故事,听取家属的心情,然后指责吃人血馒头、散布谣言的无良媒体等一整套流程。
另一方面,面对庞大的信息量,我们似乎更容易遗忘。今天被疫情牵动神经,明天这些关心就被埋藏在记忆角落。
但人的情绪还会如潮水般随着新闻热点起伏,“过时”的同情被拍死在沙滩上。
面对他人的苦难我们只剩按秒计算的情绪波动,少有更深层的记忆与思考——比如更进一步的行动,对更庞大的机制或者结构的反思,以此为未来的改进提供某种参考。
由于疫情引发的抑郁和焦虑的人数逐年上升,人们不仅关心健康,还有因疫情难以平衡的工作和生活,以及长时间缺乏人际交往和社会归属感,每天关注新闻成了某种程度上与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
即使两耳不闻窗外事,也无法完全避开负面消息。毕竟负面消息大多是突如其来的,某个时间段各种渠道纷纷报道转发,哪怕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容易对心理造成冲击。
2
我们如何走出“刷屏抑郁”?
2.1 当我们漫无目的刷手机的时候,往往是缺乏自我意识的。你注意不到自己的身体或者情感可能有某些需求,是不是饿了,是不是该睡觉了,是不是感到孤独。
久而久之,你甚至都没意识到,这种强迫性的刷屏,其实是你填补内心空洞的方式。我们可以迫使自己去觉察一下自己,留意一下此时此刻,你的身体、你的情绪、你所处的环境,也许可以帮助你弄清楚你真正需要什么。
2.2 我们也可以采用“隔离手段”,尽量放下手机,与网络上的消息保持距离,更不要重复浏览已经知道的负面消息,以官方媒体等可靠的信息源为主,减少注意力的损耗。
将重心转向现实生活,不妨和亲人朋友谈谈自己的感受,哪怕是糟糕的感受。实在不知道怎么说,无声的陪伴也好于独自承受。
2.3 这段时间emo是正常现象,不要被悲伤的情绪吓到。如果有什么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就去做,可以吃一些甜食,千万不要觉得发生这样的事,我怎么还“笑得出来”……
如果以上这些你都做不到,那就先允许自己在糟糕的感觉里躺平一阵,好在我们还有时间,等将来状态好一点了,再想想自己还能做什么。
(责任编辑:休闲)
- 万科抓紧窗口“储粮”,开启500亿发债计划
- 多地出台育儿补贴政策 鼓励生娃多措并举
- 欧盟拟对能源公司额外利润征收临时税
- 月供压力加大浇灭购房热情 分析师警告美国楼市处于大退潮初期
- 利好不断 资本纷纷涌入充电桩 但行业龙头已连亏3年 累计亏损5.6亿元
- 救援人员:今晚地毯式搜索黑匣子,将连夜作战
- 金融大V割粉丝韭菜、发虚假广告、推送诈骗团伙二维码等被公诉,线索指向财经博主徐晓峰、迈克陈
- “年报季”到了,申请“晚交卷”的房企也多了
- 水利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
- 虎牙发布2021年Q4及全年财报:全年营收超113亿 同比增长4.0%
- 俄乌首次交换被俘人员,乌克兰梅利托波尔市市长获释
- 北京丰台今年拆违200万平方米,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
- 上市银行“含AI率”提升 科技赋能持续加码
- 美国中部部分地区大旱 棉花期货价格创10余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