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方俱乐部网球场“小太阳”深夜直射住宅楼 干扰居民睡眠遭投诉
网球场“小太阳”深夜直射住宅楼干扰居民睡眠遭投诉
光污染扰民投诉多,小太阳问题到底出在哪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栗思/唐乙隽
■本报记者 栗思 唐乙隽
对于居住在静安区巨鹿路568弄四方新城的上海射住睡眠诉张先生来说,8月以来的乐部每个夜晚都过得不轻松:位于小区俱乐部顶层的网球场重新装修后,他先是网球忍受着每日持续至深夜的施工噪声;完工后,10余盏照明灯明晃晃的场深光又成了新困扰。“噪声停止了,夜直光污染却开始了。宅楼遭投”10月末,干扰屋顶网球场开灯至凌晨3时,居民张先生无奈拨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进行投诉。小太阳
近年来,上海射住睡眠诉与城市发展相伴随的乐部光污染问题逐渐显现,户外广告、网球招牌乃至景观照明等城市光源过度照射,场深与废气、夜直废水、废渣、噪声等环境污染一样,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针对此类问题,新修订的《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简称《条例》)今年8月1日正式公布,新增了防治光污染的相关内容。不过,记者也留意到,近1个月来,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光污染的投诉工单还是多达250余条。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顾客和居民如何平衡
熬到网球场熄灯才能睡觉的日子,已持续近3个月。“原本球场没有这么亮。”在四方新城小区内,张先生与网球场已做了多年的“友邻”,他所在的3号楼位于四方俱乐部对面,屋顶网球场的高度又恰与他所居住的楼层持平,长期以来相安无事。据张先生回忆,网球场最初晚上并不营业,今年8月开启夜场后,才重新装修增设了照明设施。
从张先生传来的照片上看,网球场北侧的照明灯正对他家阳台,13盏灯分为上下两排,上排为4盏高杆照明灯,下排的9盏灯则稍低一些,为此次施工中新增设的照明设施。光看照片,两排灯齐刷刷地亮着,就像小太阳一般;张先生拉上窗帘再次拍摄,新传来的照片显示,光线能轻而易举地射入室内。“这些灯光,我们已经调整过很多次。”近日,记者来到四方新城小区内实地查看情况,临近晚上7时,网球场的灯光已经亮起。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灯光问题也令他们颇为困扰,“此前,不少顾客反映球场灯光太暗,会在运动过程中产生隐患,于是我们就加了灯,但又因为太亮引发了附近居民的不满”。就现场情况来看,尽管照明灯角度均为向下投射,但由于未添加灯罩,光线较为发散,对于特定楼层的居民确实会带来影响。
针对网球场与居民之间的矛盾,四方新城物业管理公司也已介入协调、沟通。目前,网球场已将熄灯时间控制在晚上9时许,新定制的灯罩也将尽快完成安装。
执法落地为何困难重重
同一小区尚有物业公司可以搭建起沟通协调的平台,而小区外的扰民光源,解决起来显然要困难得多。
宝山区居民周先生所住的小区与山姆超市仅一墙之隔。为方便深夜进货,超市附近增设了路灯和4盏探照灯,正对居民楼,再加上货车的车灯,低层居民的休息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小区居民曾自发前往山姆超市进行沟通,可提出的诉求迟迟未能得到回应。后来居民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后,4盏探照灯才得以关闭。其余的灯光怎么办,仍没个说法。
光污染扰民,没有管理标准吗?其实,新修订的《条例》已将光污染纳入到依法防治的范围内,不仅明确了光污染归谁管的问题,更对户外照明光源、外墙反光材料、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等多种照明源头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要求。其中第六十六条规定,在居民住宅区及其周边设置照明光源的,应当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光照射向住宅居室窗户外表面的亮度、照度等。
然而,实际执法操作仍旧困难重重。记者从上海市城管执法局了解到,《条例》给予执法部门对违反“禁止设置直接射向住宅居室窗户的投光、激光等景观照明”行为的执法权,如果探照灯光直射向居民居室,城管部门可责令拆除。可类似网球场的灯光朝向场内,很难被认定为“直接射向”住宅居室,更无法引用《条例》来执行,“但对于居民来说,即便不是直射,也会对生活造成影响”。
更重要的是,光污染类型复杂,而《条例》中规定城管部门的执法事项仅涉及景观照明管理和文明施工,无法涵盖日常生活中的光污染场景,这也给光污染治理带来了难度。
光污染防治应走得更快
“光污染防治还应该走得再快一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际照明委员会副主席郝洛西深耕此领域多年,她指出,随着《条例》的重新修订,我国依法治理光污染迈出了第一步,但还有不少前进的空间。
郝洛西称,现行法律法规里,对于光污染的描述仍停留在定性描述上,缺乏更加细致的定量标准,这给执法人员在复杂情境中的实际操作带来困扰。“例如,不准直接射向居民窗户,到底什么是直射、多亮才算合规,《条例》中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再加之当前对于光污染的防治大多是事后管理,前期规划、设计过程中考量不足,也造成建设上的浪费。
其实,照明标准并非不存在。我国《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GB/T 35626—2017)》两份规范性文件中,各类照明场景的照度值等指标均已有可量化的限值要求。不过,前者属于行业规范,后者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均无法作为执法依据,只是一个可供参考的衡量标尺。“学界、业界对光污染的研究,目前仍存在盲点,像‘媒体立面’这类动态灯光,亮度、色彩、闪烁的频次等还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郝洛西补充说。
“城市光污染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但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颠覆动植物和水生态系统的自然生长规律,破坏生态平衡。”据介绍,目前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面向人居健康的城市光污染控制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即将启动,将联合天文、动植物、建筑、城市规划、景观、照明等专家团队,进一步开展光污染研究,致力于建立“光污染控制—人居健康—生态环境”多维的光污染综合评价体系与控制导则。她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身到相关研究中,尽快制定出可操作、可落地的执行指标。
(责任编辑:知识)
- 恩捷股份“惊魂”24小时:起底李晓明兄弟的资本往事
- 教育部回应“入园难”“入园贵”: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要达85%
- 南昌国贸凤凰原提前4个月交付,业主投诉虚假宣传学区
- 靠给车企消费者打电话、发短信挣钱,业务合法性两被问询,唯都股份上会前一日IPO折戟
- 中疾控:高风险区连续5天无新增表明社区传播已基本阻断
- 招商蛇口前8个月销售额约1665亿元,8月新增一个项目
- 格力电器涉足预制菜?董明珠:将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
- 特斯拉考虑在德克萨斯州建锂冶炼厂,为北美首个,最早四季度开建
- 下至9岁,上至45岁的女性都可以打!默沙东九价HPV疫苗大幅扩龄,国产二价苗龙头如何应对?
- 杭州一写字楼43名年轻男女被抓,查获现金1310000元
- 农产品价格暴涨,一颗白菜卖90元人民币?韩媒直呼“高得可怕”
- 欧洲央行Knot:将继续升息 直至实现通胀目标
- 上海:到2025年培育50家以上具备生物医药研发、销售、结算等复合功能的创新型总部
- 重大发现!中国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月壤中还有哪些物质?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