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
中国信用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日前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消则“价格刺客”消费现象位居此次舆情热点榜首。协发信原
2023年新春伊始,布年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相关舆情机构,大消点基于大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权舆情热梳理出“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格刺这些舆情热点包括:
“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科技与狠活”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违明担忧;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求美”消费需求释放;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主播售假问题暴露直播带货侵权乱象;“菜刀不能拍蒜”争议警示企业须尊重消费者权益;电商平台“保价”服务被指“套路”消费者;“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沉浸式娱乐形式隐藏不安全因素;知网涉垄断被罚事件警示平台发展不可忽视消费者权益;网络游戏停服删档引发虚拟财产侵权争议。
其中,码标“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价诚话题社会影响力达94.2,中消则位居热点榜单首位。协发信原中消协分析指出,布年2022年“雪糕刺客”“水果刺客”“文具刺客”等词出现,大消点反映出消费者对一些价格虚高的权舆情热“普通商品”的讽刺,也显示出消费者对现实生活中存在未明码标价、格刺计量单位不统一、价签不规范等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满情绪。舆论认为,“价格刺客”就是利用不规范标价等各种手段,将一些高价商品伪装成普通商品,从而“套路”消费者买单,实质上是一种变相价格欺诈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舆论呼吁,各地监管部门应当严格执法,把此规定真正落到实处,杜绝各类变相价格欺诈的“套路”,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商家应当恪守道德底线,遵守价格法规,严格规范明码标价行为,避免消费者花“冤枉钱”,营造一个诚信、安全、放心的良好消费环境。
此外,舆情热点还显示,“科技与狠活”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求美”消费需求释放,分别位列榜单第二位和第三位。
中消协称,希望通过对这些热点舆情深入解析,引起社会各界对消费维权问题的关注,以促进各方更好地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活力,助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责任编辑:娱乐)
- 皇庭国际为深圳核心商圈资产觅得下家 喊价曾近75亿元
- 瑞银:经济放缓之下,全球供应链瓶颈正在快速改善
- 尹锡悦嘱咐韩外长要向中方事先说明这些问题消除误解
- 浙江义乌农商银行被罚230万:贷款“三查”不到位等
- 石家庄:防控措施暂调整为“出户不出小区”
- 仁信新材IPO:多家新成立“空壳”公司为前五大客户 贸易商终端客户与直销客户重叠
- 湖南省体育局成为2022中国品牌节年会支持单位
- 上期所:同意南京银行成为上期综合业务平台的贷款银行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出现以下5种情形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不纳入风险区域判定
- 一加Ace Pro曝光:搭载骁龙8+ Gen 1芯片,150W超百瓦大电池
- 美最大养老基金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 南京玄奘寺事件处理情况公布:寺庙主要负责人被撤换
- 瑞银为Snap辩护:放缓的增速或已于7月见底
- 攻破人脸识别的手法不断翻新,银行如何才能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