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上半年供需失衡 逾八成钢企净利下滑
本报记者 马宇薇 见习记者 刘钊
截至8月30日,钢铁钢铁行业52家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披露完毕。行业需失受新冠疫情防控和钢铁市场严峻形势的上半双重压力,钢铁行业进入弱周期,年供呈现成本高企、衡逾滑需求减弱、成钢盈利下滑态势,企净国内钢企经营效益同比普遍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利下Choice数据显示,钢铁上述52家上市公司中,行业需失近五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上半逾八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年供
上半年,衡逾滑多数钢企克服多重压力和挑战,成钢为上下游产业链整体平稳作出积极贡献。企净下半年,随着疫情好转,铁矿、煤焦、废钢等原料供给逐步边际改善,钢企成本压力将逐渐缓解,钢企利润中枢仍有望重新回升。
多数钢企业绩不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5759.7亿元,同比下降3.6%;营业成本43326.5亿元,同比增长0.7%;实现利润总额826.1亿元,同比下降68.7%。具体到产品来看,2022年上半年,全国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43892.7万吨、52687.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7%、6.5%。2022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出口钢材3346万吨,同比下降10.5%;累计进口钢材577万吨,同比下降21.5%。
今年上半年,上述52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19%;实现归母净利润396.23亿元,较去年816.23亿元下降51.46%。、、、等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其中,西宁特钢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9.59%;安阳钢铁、柳钢股份、、八一钢铁以及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超100%。
作为钢铁行业龙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36.55亿元,同比微增0.2%;实现归母净利润77.91亿元,同比下降48.4%。“受新冠疫情影响,上半年汽车、工程机械等钢铁下游行业需求普遍下滑,二季度起钢价下行,上游煤炭、合金等原辅料价格保持高位,钢铁企业购销价差收窄,行业经营效益大幅下滑。”宝钢股份表示。
“国内钢企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造成的成品钢材利润大幅下降。”钢材事业群研究员王轩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整体钢材需求减少较多,同期国内钢铁生产虽然也有减量,但供应压减速度不及需求萎缩速度,供过于求格局下吨钢利润逐步下行。
“钢材价格下跌的情况下,钢材企业所获得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直接影响钢铁企业的业绩水平。”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
下半年业绩有望回暖
受累于行业不景气,多数钢企业绩不振,但也有一些公司凭借双主业或多主业抵消市场不振带来的亏损。如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63亿元,同比增长647.64%。永兴材料表示,公司深入践行“锂电新能源+特钢新材料”双主业发展战略,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业绩迈上新台阶。虽然公司特钢新材料业务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但得益于上半年锂电新能源业务的好景气,盈利能力大幅提高,是公司半年度净利润主要来源。此外,也广泛布局服装、电力冶金化工板块,在钢铁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业绩保持了高速增长。
从钢铁行业分类来看,上市钢企一般分为普钢企业、特钢企业、冶钢原料企业三大类。《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特钢生产企业上半年业绩普遍好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主要从事油气开采用管、电站锅炉用管、工程机械和石化用管以及其他细分市场用管等特种专用管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83.43%。公司表示,上半年新项目产能释放及油气行业市场需求回暖,公司产销保持增长,产品盈利能力提升。此外,、等同类型钢企也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目前,钢铁行业生产运行出现了阶段性困难。企业要从供给侧入手,适应当前需求形势变化,通过自律恢复供需动态平衡,稳住合理价格,提高发展效益。”叶银丹建议,一是着力向发展质量要效益,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二是通过主动控制生产节奏来走出短期困境,坚守没有订单不生产、没有利润不销售、不付款不发货的“三不”行业底线,避免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潭;三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推动工艺装备升级和钢铁产业链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解决转型问题。
王轩越表示,当前国内钢铁市场正处于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面对有限需求和充足产能的行业现状,国内钢企经营的第一要务是在转折之际谋求稳定生存,着力实现降本增效、产品结构调整、环保及技术改进等目标;实力较强的上市钢企还需具有前瞻性,收购并购等经营动作需明确指向优质资产及前景良好的产品线补充,夯实自身实力,开拓海外市场。
“虽然钢铁行业上半年经济效益出现显著下滑,但行业总体资产状况仍处于历史较好水平,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负债结构持续优化。随着自律性减产及压减产量政策的落地,行业盈利情况将有所改善,预计下半年钢企业绩有望回暖。”叶银丹说。
(责任编辑:休闲)
- 辽宁创新驱动振兴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 拉夫罗夫回应德国外长挺乌言论:真是荒诞的坦白
-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建设银行被罚133万元
- 肖钢:强化科技赋能,用数字技术解决普惠金融领域的问题
- 燕京啤酒董事长耿超:把ESG理念变为有效管理工具,融入到公司治理体系中
- 期债有望再创年内新高
- 半年下跌超五成,锡价创年内新低
- 默沙东九价HPV疫苗扩龄 市场格局生变
- 信用卡不良贷款加速“出表”,年内不良资产ABS发行近900亿元
- 停留在工业时代的 “稻盛和夫们”
- A股半年业绩上演“冰与火”:有的赚277倍 有的亏10000%
- 神舟十四号乘组两名航天员已成功出舱
- 大和:重申快手-W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78港元
- 计提减值准备超10亿元!上半年净利大降7成 东方证券目标价遭同行“三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