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货:10月20日有色金属日报
铜:
隔夜铜震荡偏弱。期货海外方面,月日有色欧洲通胀创新高,金属美联储褐皮书也显示美通胀仍处高位,日报对欧美央行基金加息的期货预期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衰退预期不减,美元指数高位偏强,月日有色抑制市场风险偏好;但与此同时,金属市场也存在通胀预期走弱下加息放缓的日报希冀,市场博弈也多源于此。期货国内方面,月日有色稳增长仍是金属主旋律,疫情影响力减弱,日报市场静待新一期经济数据的期货出炉。基本面方面,月日有色库存方面,金属昨日LME库存减少4825吨至139000吨;国内广州地区铜库存减少475吨至18240吨。升贴水方面,LME调期费回升7.25美元/吨至69.25美元/吨;国内现货升水下降150元/吨至645元/吨,现货较当月保持高升水态势,预计会逐渐回落。需求方面,市场预期10月部分下游铜加工企业或面临开工下滑的情况,有待观察。海外衰退预期以及加息放缓预期呈现跷跷板效应,导致市场趋势性并不显著,加之国内对于基本面的争议较大,市场保持震荡运行态势。
镍:
隔夜镍震荡偏强。库存方面,LME昨日减少510吨至53760吨,调期费收窄至贴水127美元/吨;国内上周镍社会库存减少771吨至7423吨,保税区库存减少400吨至3900吨,国内俄镍升水上涨200元/吨至5000元/吨,维系偏高态势。海外现货保持贴水状态,且贴水幅度有所扩大,说明市场情绪的谨慎;国内低库存格局难改,现货升水维系在偏高位运行。国内基本面来看,10月不锈钢排产计划回升将带动镍需求再度回升,且不锈钢现货近期存在无量拉涨,意在带动市场情绪,须谨慎。进入四季度市场或更关注不锈钢市场的消化程度,若社库走高、贸易流转不顺,则排产计划继续走高意义并不大,潜在的价格战或制约着上下游表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仍是高景气,带动镍需求回升,但与此同时中间品和镍锍供给逐渐回升,使得硫酸镍可选性原材料逐渐增多,这也降低了电解镍(镍豆)维系高升水的意义。近期镍价走势整体跟随有色涨跌,反馈更多的是宏观偏弱预期,基本面影响主要在于低库存下的宽幅波动困扰。
铝:
隔夜震荡偏强,AL2211收于18355元/吨,涨幅0.38%,持仓减仓929手至13.53万手。现货贴水转至升水10元/吨,佛山A00报价18470元/吨,对无锡A00报升水70元/吨。铝棒加工费多地持稳,新疆南昌广东无锡上调20-50元/吨;铝杆加工费多地持稳;铝合金ADC12及A380上调50元/吨,A356及ZLD102/104上调100元/吨。近期铝价受海外消息端影响,外盘整体波动幅度大于内盘。LME制裁俄铝的讨论文件助力LME一波跳涨,风波未平下美国接连宣布考虑禁止俄铝进口,美对俄进口铝量仅在20万吨/年附近,当前政策制裁和炒作目的远大于实质影响,地缘纷争和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国内方面,供给边际收窄,随着9月经济数据改善,需求边际弱势转暖,旺季预期有延后兑现的可能,传统累库周期下库存仍有部分调降空间。当前利多因素主导下铝价或偏强运行,关注国内社库走势和海外消息影响。
锡:
夜盘主力跌0.81%,报168150元/吨,2212持仓增加95手至4.0万手,上期所仓单减少128吨至2235吨。LME锡跌1.39%,报19205美元/吨,库存减少25吨至4525吨。现货市场,小牌对11月升水5000-5400元/吨左右,云字对11月升水5400-5800元/吨附近,云锡对11月升水5800-6200元/吨左右。11-12价差5410元/吨,12-01价差2610元/吨,内外比价至8.76。从需求的角度,全球的电子需求下行空间较大,警惕再度破位下行风险。
锌:
沪锌夜盘主力涨1.70%,报25140元/吨,2211合约持仓增加2546手至13万手,上期所注册仓单减少174吨至4.50万吨。LME锌涨0.57%,报2900.5美元/吨,库存减少25吨至5.12万吨。上海0#锌今日对2211合约报至升水780-820元/吨,对均价升水100-120元/吨。广东0#锌对沪锌2212合约升水1490-1510元/吨左右;天津0#锌对2211合约报升水780-820元/吨附近,津市较沪市升水0元/吨。11-12价差860元/吨,12-01价差585元/吨,内外比价至8.67。现货进口窗口打开,但是因近远月价差较大,远月保值仍在亏损,目前仅有保税库少量进口开始报价。但因本周月差波动过大,现货市场成交总体偏弱。从国内平衡表来看,国内在无大量进口补充下,库存仍将维持低位,年内累库预期不大,现货升水和月间结构或将维持高位。
工业硅:
19日百川参考价格为21050元/吨,较昨日涨63元/吨。其中冶金级牌号#553价格涨至20100-21150元/吨,化学级#421持稳在21750-21950元/吨,高低牌号价差缩小。华北地区多晶硅产能释放,需求整体表现偏强,南北价差拉大。新疆管控逐步放松,市场运货流通上升。宁夏新疆等精煤成本上行,供给边际收窄叠加管控趋严下,现货整体流通紧俏给予硅价较强支撑,多数硅厂完成节前备货,节后市场采购报价数量不多;下游单体厂存在成本倒挂、整体接货意愿不高,持续降负荷打压硅价。目前供需过剩未转向,上下游相互施压中硅价将震荡整理修正。
(责任编辑:探索)
- 经济日报:勿滥用区块链概念
- 拓展新兴消费、鼓励低空旅游 “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有什么“新气象”
- 瑞能新能源在美国获得两个太阳能项目合同 助力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 国际劳工组织一委员会呼吁审查新疆劳工政策,中方驳斥
- 营收增长、大幅减亏,但快手海外业务也很难讲出新故事
- 谷歌或提出允许竞争对手在YouTube上投放广告
- 步长制药旗下3款药物将调出四川和江苏医保目录
- 日元跌破135关口,来到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
- 北京市连续两天日新增感染者数破千 社会面病例波动式上升
- 骏创科技触发稳定股价方案 两实控人计划增持不低于约67.7万
- 1.94亿出售两项磨具业务找到买家 鲁信创投:剩余磨具业务如有机会也将逐步退减
- 10年前的今天:苹果发布首款配备视网膜显示器的MacBook Pro
- 京东赚翻了,但还是没钱交社保
- 地方资本增持!国宝、海保、横琴、中韩人寿股权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