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旅游@2023:冰与火、悬顶之剑与新思考
作者|Camille
编辑|Ray
已经连续3年缺席全家除夕团聚的新年悬顶新思Anna,春节前一周便踏上了从北京飞往广州的旅游返乡航班,用她的冰火话来说:“等这一天等太久了。”
而就在Anna的新年悬顶新思家乡广州,为女儿“公主梦“计划准备了3年的旅游Chloe,在这个春节正式开启了计划的冰火第一站:海南三亚。
新晋职场打工人Lisa,新年悬顶新思也终于在2023的旅游春节实现了带着父母出趟远门,旅趟游的冰火愿望……
2023年的春节,人们积蓄已久的新年悬顶新思出行热情似乎在这一刻被引爆,让旅游业终于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触底反弹”。
1月27日,冰火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公布最新数据。新年悬顶新思春节假日全七天,旅游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冰火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1%。
“大幅追赶”2019年春节同期是给予信心,“反超”则是振奋人心。
1月25日,携程数据显示,2023春节假期前4天,包括酒店、民宿、门票在内的旅游多业态已反超2019年同期。截至1月27日,去哪儿上1月26-31日的机票预订量同比2022年增长33%,超过2019年同期;火车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8%,热门长线高铁票几乎全部售罄……
从数据上看,旅游行业的春天似乎真的来了,可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从2020到2023,
旅游业的‘冰’与‘火’
2023年的春节是近三年以来第一个可以实现“出行自由”的春节,也是疫情全面放开的第一年,人们压抑太久对远方、对故乡的自由与狂热在这个春节得到了尽情地释放,也为这场疫情后的恢复点亮了复苏之火。
而这把复苏之火首先照亮的便是旅游业。2020年猝不及防的疫情致使国内经济活动一度停滞,在这之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旅游行业。大量旅游相关的产业萧条甚至倒闭,游乐场、签证公司、旅行社、酒店都未能幸免。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显示,仅2020年前三个月,全国超过1万1千家旅游类企业注销、吊销经营。这三年,让旅游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
无数个出行需求被“暂停”,而疫情的乍一放开,让这股积蓄已久的旅行热情被引爆。
图/微博
飞猪数据显示,截至春节前10天,春节期间的返乡机票、火车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5成,春节出游订单中小城的相关商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成。值得一提的是,亲子型、携老型商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倍。
除了走亲访友和拖家带口的旅行之外,这个春节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疗愈”,用风景疗愈情绪,充盈内心。
据互联网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跨省游订单占比已超过8成。在这之中,云南成为了心之所向的最佳疗愈圣地。据携程平台显示,截至2023年1月3日,预订春节假期目的地为云南的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38%,订单均价同比增长25%。而作为云南的核心城市之一丽江,仅春节假期前五天,丽江的游客接待人数已接近2019年整个春节假日游客接待量。
当然,还有不少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利用这个假期重新拥抱世界。据飞猪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的出境游预订量大幅反弹,创近3年峰值;亚洲目的地预订量占比超5成,其中泰国目的地预订量激增近20倍。
“复苏之火”已被点燃,三年蛰伏,旅游业迎来首次大考,可大家都做好准备了吗?
高悬旅游业头顶的
‘达摩克里斯之剑’?
旅游人潮如巨浪般涌来,对于沉寂已久的旅游业来说,或许真的是“喜忧参半”。
当“略显生疏”的旅游行业遇上“满怀激情”的消费者,二者的相互碰撞,是一次“难忘”的游玩体验?还是一场行业的潜伏危机?要知道,“春天”虽已到来,但悬在旅游行业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似乎也摇摇欲坠?
(责任编辑:焦点)
- 增势放缓,分化加剧!A股中报大数据榜单出炉
- 多家基金公司放大招,权益基金1分钱起卖
- 部分银行停止自动理财业务,但基金类、存款类产品仍可签约
- 广东惠来县事业单位拟招51名研究生,含20个高中教师岗
- 英国监管机构就交易应用“游戏化”发出警告:或引发业余投资者高风险投注行为
- 国防军工景气提升!上市公司“涨势喜人”
- 上海重启首轮集中供地 封存地价款降低30%
- 快讯:创指盘中涨超2%北向持续流入 油气股开盘走强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
- 扎克伯格称将对元宇宙进行大量投资 短期内或遭遇明显亏损
- 中科大80后IPO敲钟:开盘大涨56%,市值160亿
- 中央商场董事长祝珺:安徽罗森鲜食工厂投产后 门店要有200家左右才能盈亏平衡
- 光明网评:以培育乡村工匠推进乡村职业教育发展
- 创金合信基金尹海影:今年股债承压 管理FOF基金时将防范风险作为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