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解读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因地制宜,主要分四种情况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在8月17日举行的国家高考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民委有关负责人解读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并表示,民委民族改革坚持公平公正,解读加分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少数公共服务政策差异。
恢复高考以来,政策制宜主分种情我国在高考中实行加分政策,因地其中少数民族考生的国家高考加分主要是为了帮助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和群体更好地接受教育。近年来,民委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经历改革,解读加分一些地方取消了少数民族的少数高考加分。
国家民委政策法规研究司司长张谋表示,政策制宜主分种情推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改革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因地一方面,国家高考我国的民委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显著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享受的解读加分教育资源在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有的省区原来对省域内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普惠性加分政策,现在看已经不够精准。
这一轮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更加精准地确定加分的区域、群体、条件,让政策能够切实惠及那些需要帮扶的学生。
张谋介绍,目前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了改革方案,主要有四种情况:有些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省份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的省区将加分范围调整至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地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有的省份取消了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加分范围缩小为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有的省份按照区域加分,区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无论是汉族考生还是少数民族考生都有加分。另外,保留有加分政策的地区,加分分值也大幅减少。
张谋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具体政策措施所依据的社会条件、所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应当与时俱进作出调整。改革将坚持公平公正,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制定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支持政策,要更多地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
(责任编辑:综合)
- 新加坡核心通胀率八个月来首次放缓 有理由不加息了?
- 华润电力首4个月附属电厂累计售电量达到约5883.93万兆瓦时 同比增加4.3%
- 恐怖分子欲袭击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被捕
- “可乐优越感”,是怎么开始的?
- 遭遇高瓴清仓式减持,良品铺子却走出“准地天板”,啥情况?
- 10天净赚1个亿,一个季度净利润超全年…核酸检测企业“红利”能持续多久? | 伽玛刀
- 期市大面积收涨:焦煤涨超6%,花生涨超5% 铁矿石涨近4%
- 土耳其:瑞典“入约”会谈时发表挑衅言论
- 11月22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粤传媒收获5连板 太龙药业走出4连板
- 陆进、解冰任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 明日首班车起,北京这些公交、地铁查验健康码乘车
- 中电控股拟派第一期中期股息每股0.63港元
- 肖远企:金融部门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
- 社会面筛查新发现5例!北京近期四起聚集性疫情动态一览